近期以來,在黔西縣定新鄉田間地頭,廣大村民正忙于移栽高粱苗,處處是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,高粱產業已步入發展“快車道”。
“我們每月把路面打掃干凈后,就用5個勞動力定量入股合作社,超過的每天能得80塊錢,不僅增加了我們的工資,年底還可以參加分紅,加上自家種的幾畝,粗略估計今年有4萬多元的收入,日子越過越好了?!痹摯遄o寨保潔員燕順榮信心滿滿地說。
在該鄉馬驂村,“村社一體”合作社實行了統一購種、統一供肥、統一指導、統一銷售的“四統一”模式,吸納了23名護寨保潔員為合作社股東,每月定量用5個勞動力入股合作社基地發展,超出的天數按每天80元結算,讓貧困戶既增加了工資收入,又實現股份分紅,還解決了基地用工和合作社資金壓力。據了解,該23名護寨保潔員除了有勞動力占股外,僅基地務工收入每年就有9000元左右。
去年,定新鄉試種酒用高粱成功,群眾首次嘗到種高粱帶來的“甜頭”。今年該鄉加大施高粱種植,采取“支部+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模式,擬帶領3200余戶農戶發展酒用高粱種植9600畝。為突出示范引領作用,著力打造有機高粱基地,該鄉充分發揮壩區作用,著力打造15個精品樣板點,把種、產、銷融為一體,不僅帶著群眾賺,還做給群眾看,提升了高粱產值,為爭創“有機高粱之鄉”奠定了堅實基礎。與此同時,該鄉還注重激發區域貧困戶內生動力,帶領他們參與發展,為貧困戶提供服務,把高粱種植技術送到田間地頭,為貧困戶解決后顧之憂,有效解決了貧困戶增收問題。(羅雄 劉園林)
|